close

很久很久以前
有一顆柳丁
背著背包就出去旅行了
將近一個月 成長了卻有一年
這是她給自己的第一個漂流旅行...



清晨6:51從松山站出發,是一個冷冷的早晨,多雲。
今天是我正式出發鐵路環島,背起我13公斤重的「家當」,一下車,風就颼颼的吹來,颱風來了,就在我出發的第一天,嗚~~ 算了…沒下雨就好,那就開始囉!




第10站
站名:板橋站
等級:一等站

現在的板橋站是以前酒廠改的,地很大,有20樓高喔!是目前台鐵最高的建築物。
  板橋,小時候的記憶,以前想起來還心酸酸的,可能愈長大愈覺得的遙遠所以也就沒什麼感覺了,覺得從小到大一直很幸運,我想唯一小小的不幸的應該是 - - 生活經濟吧!呵呵….也許因為小時候的記憶,才影響如此深吧!至今仍是如此,我很確信「金錢不是萬能」,但「沒有錢卻萬萬不能」!
這個問題會困擾著每一個人嗎?或者困擾著…你?可是窮人還是可以過著高品質的生活唷!不一定是物質上,心靈上也是很重要的。
心靈富裕,即使給你10元都覺得多,平常沒發生什麼大事就覺得是福氣;心靈貧瘠,縱使給你1000元都會嫌少,遇到一點不如意的事就會怨天尤人。


第11站
站名:樹林站
等級:一等站

和松山站一樣的「高架候車室」型的車站,這型的車站,因為用地節省,將陸續增多中。發現了嗎!鐵路地下化到樹林站才有「出頭天」唷!不懂唷,就是沒有地下化,火車都在外面跑啦!
樹林原稱「風櫃舊店」你知道是什麼嗎?就是打鐵的啊!因為以前這裡本地多從事打鐵工作,打鐵店的風櫃到處可見,因而得名;後來因為河水氾濫(這就是我祖先沒有做好水土保持了),附近一帶成了水鄉澤國,於是在河水附近的高地種植林木,因此而改名「樹林」。




第12站
站名:山佳站 
等級:三等站
站房:一百多年的站房

山佳站房的全景,很難相信北部竟然還有這樣古早味的站房。

山佳站舊名為「山仔腳」,1920年改「山子腳驛」,1962年才改為「山佳」,以前沒有天橋或地下道,所以旅客都要經過鐵枝路才能到第二月台,這樣的「越軌」行為是不是很好玩啊!整個站場,就完全建築在彎道上,相當有特色,此站設在不明顯的巷道中,要找山佳站可要問問路人呢!站頂還有三個「鴟尾吻」防火象徵之物。不過這也是看書才知道!
   
旅客未即時到達第二月台,還是可以上車,就是爬特製的鐵梯上電車,這也是很特別的景象唷!

小站巡禮紀念章



第13站
站名:鶯歌站
等級:二等站

鶯歌舊名「鶯歌石」,在火車進站之前可以從窗戶看到鶯歌鎮的地標--鶯歌石。
鶯歌站有三條月台呢!但一、二月台卻共用一條軌道,也就是說,當火車靠站時,兩邊都可以下車,很有趣吧! 
隨著台灣礦業的沒落,煤礦已被陶瓷代替,在車站後方有陶瓷觀光市場,而且有許多不錯的小玩意兒,我在這裡買了一個陶笛,上面畫的是一隻可愛的無尾熊,但是阿ㄌㄟ說應該畫些山水或古典的才有價值,反正我覺得可愛就好。或許可以增值的,才有收藏價值,不能增值的東西收藏有何用,簡直是「佔位」,但是有誰知道以前的簑衣現在貴的要好幾萬,還不是有人在收藏。價值不一定用金錢衡量,有時是意義,有時是情感,價值的定義因人而異吧!
在我寫這本怪怪東西的近兩年,鶯歌的陶藝漸漸被重視並朝觀光發展,有空去看一看陶藝展吧!逛逛陶藝老街,買個紀念品回家!
三百年前由中國傳到日本簡易飯團,演變為日本的壽司,想吃吃最有台灣味的壽司嗎?地址我忘了,不過它是二十四小時營業的,問當地人很快就可以知道了。


第14站
站名:桃園站 
等級:一等站

這裡站名是因為以前種很多的桃樹,從此桃花盛開,改名為「桃園」,ㄟ!別以為我在唬爛你,這是真的!不過跟桃園三結義的桃園是不同地方!到桃園的一段路是「截直取彎」,那是為了爬上桃園台地,因為繞來繞去呀!所以早上南下的車太陽在車窗左邊,可是過了鶯歌之後,太陽卻出現在右邊(可別以為你坐了一天的車),那是因爬上台地之後,馬上轉了120度的彎,而到將進入桃園站時,以一個將近90度的彎道轉回,了解嗎?坐在車上感覺不出有在轉彎,再加上我很想睡。
從超人、大哥與小明工作的衣蝶開花屋看出去的景色很迷人唷!不僅可以看到站房與鐵道全景,還有在遠處令人看一眼就著迷的連綿不絕山脈!




第15站
站名:內壢站
等級:三等站

站房經過多次的修改,已經沒有古早味了。站內只有一條月台,卻相當的長,站房型態大致與埔心站相似,我剛下車時,就聞到怪怪的味道,簡直跟湖內鄉的味道有的比,但經我仔細一聞,湖內鄉的味道卻還略勝一籌(湖內多屬食品工業區)。


第16站
站名:中壢站
等級:一等站

1978年在火車站設置百貨公司的開山始祖就在這裡,後來台北第二,板橋第三。中壢原名「澗仔壢」,因在竹塹站、滬尾的中途又改「中壢」,這裡可是北台灣客家人的大本營哦。中壢站有前站和後站兩棟建築物,另有地下道相通,車站規模不小,地位跟桃園站相當。
  等車之餘,被風吹拂著,那熟悉的感覺,猶如回到小時候,那時風也是這樣吹著。身邊有一隻「忙著抓蒼蠅的狗」,我通常都會不由自主的去摸狗,但好像粉忙所以不打擾牠了;我想牠因該是「站」犬,因為站長看到也不趕牠,而也理所當然的趴在那兒,牠跟校犬有一樣的功能,就是把外面的狗都趕走,維護環境,嗯~ ~ 真不賴!
剛開始拍攝所以前三張焦距都沒調好,桃園、內壢、中壢都是模糊的,歹勢啦!



第17站
站名:埔心站
等級:三等站


遠處的高山飄著朵朵的綿花糖,從這裡開始就真正進入鄉間了。站內只有一條月台,遠方的山上就是有名的味全埔心農場。
月台上有水泥建造的天橋,一般來說,大多以地下道為多,行車室也是在月台上,這樣的模式不多見唷!放學時刻,簡直是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,都快要被擠出月台了!
等車時,後方有一片小草原,恰好有風經過,讓草看似柔軟的綠色波浪,ㄙㄨㄚˋ…  ㄙㄨㄚˋ…,一聲接著一聲,朝著我拍打過來。這裡的站長還幫我看下一班車的時間,其實我已知道了,但~還是謝謝他!
埔心農場裡有許多的蟬蛻喔!我到這裡時還有摸到剛出生不久的小牛!卡~娃~依~內~牠的毛好軟好好摸哦!我好想抱喔!但我想我應該抱不動。



第18站
站名:楊梅站 
等級:三等站

清代的頭重溪站為楊梅站的前身,以前的舊路線沿著台一線省道依序是:頭重溪(楊梅站)、崩坡、大湖口(湖口站)、波羅汶、鳳山崎(新豐站)等站。站房前面的格局還不小勒,車站前還有圓環唷!ㄟ… 嗯… 這裡粉鄉下… …完。
可以到馬奇園玩啦!國小的時候每年都有校外旅行,我只知道有去過卻記不起是哪一年去的!甚至不知道是什麼地方,直到舊地重遊才記起我小時候有來過。


第19站
站名:富岡站
等級:三等站

燈箱都設在高高的地方,所以只好照另一個月台的燈箱。
舊名「伯公岡」驛,戰後改為「富岡站」,由於有相傳承的關係,因此「竹北」和「伯公岡」都可以算是富岡的舊站名。
車站附近有一座土地公廟,客家人稱土地公為「伯公」,而此地勢較高,所以稱為「伯公岡」。
  比較特別的是有一個白鐵仔包起來的天橋,呵呵~ 這又比埔心站的水泥天橋更罕見!
  ㄜ~~ ㄟ~~ 嗯~~  這裡比楊梅更鄉下… …     完。


第20站
站名:湖口站 
等級:三等站

位於古石門沖積扇上,地勢成緩坡起伏,在地勢較低的地方形成湖泊,因名「湖口」。以前的名字是「美人庄」!
湖口站比較特別的是,它的站房雨簷是細長菱形造型。附近有著當時因鐵路而興起的老街,古意盎然、風采依舊,湖口老街採用紅磚建材與當時最時髦華麗的巴洛克樣式,戶戶相連的拱型亭仔腳,可是我到這裡不是黃昏,不然夕陽倚照,應該可以拍出不錯的作品吧!好作品可遇不可求,如果在這裡等到黃昏,回落腳的地方可能會很晚,那就太危險了!
等車時,只有我一個人,所以就大聲唱歌,歌喉不好也不會吵到別人,呵呵~。等車讓我有一點點悶,這可能是因為我肚子餓吧!也可能是因為天氣悶熱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range20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